原題:可以為自己努力的成果而自豪,但升華到了一件工具就足以佐證鄙視他人努力的成果,不就是個五十步笑一百步的事情?窮鬼又何苦去難為窮鬼?!
一、前言
自去年以來,多地對摩托車的使用,立了更多的規矩,各種層出不窮的畫面、圖文,時常充斥著手機。一個最瓜田李下的理解,是受疫情影響,以及過去的拔苗助長,讓之前花了很多力氣、也投了很多錢進去并期待能讓為財政等多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汽車產業,實際狀況或要比想象中更堪憂。
為了實現禁摩,過去隨意解釋得最多的,先是吹環保(連導致塞車也曾提起過),隨后是飛車搶奪、安全,以及所謂的管理秩序。對于此等欲加之罪,和那些 “ 最后一公里 ” 的市民出行解決之道,稍后會陸續地說說。
在摩托車圈流傳得較多的,還包括了諸如 “ 摩托車是落后的交通工具 ”、“ 摩托車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 ” 等的說法,不一而足。至于實情如何,豈是對法律條文的隨意解釋可以掩蓋?!
二、從日常生活圈到車圈的鄙視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現在的江湖一切都講求數字化,幾乎是從一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數字化之后就有了對比(或者是攀比)—— 學校里要看成績,企業里要講績效,回到家里也要看看工資金額等等,這簡直如同是軍備競賽,或許是有競爭才會有進步嘛 ... ... ...
不可否認的是,對比、攀比有著一定的激勵作用,至于能否破除負面的影響、達到正面的作用,那就惟有天曉得。什么才叫做鄙視也沒有具體的標準,其不局限于冷嘲熱諷、或者是古怪的氣氛,對于自己來說,面對這些情景,唯一的選擇就是盡可能地控制其負面的影響 —— 也許這就叫做樂觀吧。
生活中,或明或暗地流露著高價商品的物主、鄙視著低價商品的物主這一現象,甚至是不限于市民日常生活中出現。只不過,一個較為搞笑的場景是:開著價值百萬豪車的物主,會對其他廉價車產生居高臨下的感覺,但當這些物主面對著千萬豪車的物主時,卻又展現出一副不屈的心態,而非原先所想象中的、要求別人的畢恭畢敬 ... ... ...
舉個直白一點的例子:一些汽車用戶會嫌摩托車、電動車影響了交通,擋了他們的路,反正路就只有這么寬,廉價的交通工具就要為高價的交通工具讓路那樣。只是,當他們遇上了更貴的、甚至是價值高上了很多倍的汽車的時候,他們更多的就是想著大家都是汽車、就要公平,一點也不去想一想人家要比他為國家多作了多少的貢獻、多交了多少倍的稅費,他更不會去想、自己擋住人家的路了。
我根本沒興趣去關注日常生活中所遇上的這種情況,更不會浪費時間去討論這些或涉及 “ 富人 ” 的話題,自豪也好、自傲也罷,與我無關。只是當這種思維被傳遞、被安裝到非普羅大眾的時候,甚至是被用來引導普羅大眾的時候,老實說,不就是為了利益集團而欺軟怕硬罷了,且這么個利益集團,究竟是否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尚未可知。
最后,還是那句話:何必五十步笑一百步?!窮鬼何苦去難為窮鬼?!
本篇是《笑談鄙視鏈》系列文章的開篇,更多閑談、稍后陸續。
(圖片僅屬配搭、與本文內容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