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牛摩網 > 熱點新聞 > 觀察 > 瀏覽文章
國產摩托車制造企業轉型之路!

小諸葛聊摩托 時間:2022/10/18 9:25:09 · 閱讀 ip屬地:重慶

    -分享-

0

-評論-

摩托車行業國產廠家有人經常說:我要能賣這么高的價,我也能把質量做好。說這句話純粹是把次序顛倒了,摩托車制造一定要先從技術附加值提升到品牌附加值,也就是說一定要先有好的質量,才能打造出品牌的影響力,最后才可以賣好的價格。

以摩托車發動機軸承為例,國產的名牌曲軸軸承十多塊錢一個,進口的NTN軸承要三十多塊一個,給你三十多塊的價格,你做的出與NTN一樣的質量嗎?飛致250深溝球曲軸軸承大批量異響,換上進口軸承就好了,國產軸承與進口軸承在加工精度、材質、質量控制上存在很大差距,更可氣的是,這些制造軸承的鋼材原料就是從我國進口的,然后他們進行再提煉。

所以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真不是問題,就怕用錢解決不了的問題,我們就得靠自己,但靠自己不是一天能解決,而是要靠長期的技術的積累。打破國際領先品牌的壟斷利潤就是要追平他們的技術,超越全球領先品牌就是要在技術上超越他們,如果國內摩托車品牌的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與國際領先品牌相差無幾,這些國際品牌在國內的售價馬上就會下來。就像昨天發布的R1,在美國售價18000美元,折合人民幣126000元,在中國就要賣229800,整整相差10萬塊。這就是技術的附加值導致的品牌壟斷利潤。把這229800給國產摩托車品牌,能造出來嗎?

中國摩托車在產品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并沒有憑借著“低價”在大排量領域獲得勝利,我們的摩托車只能在300cc以內的3萬級市場生存,排量一旦超過500cc,價格一旦上升到4萬以上,年輕消費者就開始把目光放在外資品牌身上。

這其實就是技術的附加值過渡到品牌的附加值了,根本和產品的價格沒有半毛錢關系,如果預算更足的年輕消費者根本不關心產品的配置,因為對于他們來說,5秒加速和4秒加速都是性能過剩,他們要的是品牌,品牌,還是品牌。

不能否認,川崎、本田、KTM又是大廠又是進口,面兒上的東西拉滿了,而且這些品牌都是在技術的附加值早已轉型到了品牌附加值上,雖然配置表現真的很Low,但用戶可以選擇性無視。

而國內在技術、品牌兩方面都沒優勢的情況下,就只能強調配置、價格、甚至是排量,不管這些配置是自產的還是進口別人的!說到底,中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還是不足,我們的確沒有大名鼎鼎20萬以上的摩托車,無法做到品牌文化向下的感染。

在技術附加值的打造上,我們要學這些進口品牌,專注一個領域,暫時建立這一領域的優勢,就如KTM說自己一身輕量化技術,R1強調自己十字曲軸王者,

就不說中大排,通路摩托車發動機的制造技術除了日系給我們的,我們幾乎就一片空白,本田的一個渦燃發動機,我們國產小排發動機到現在也還沒完全吃透曲軸偏心移位技術。中國摩托車和中國汽車一樣,都需要頂住向上的壓力。

國產摩托車企業之所以在大規模向中大排轉型,因為他們知道越便宜,在年輕消費者眼中越像工業垃圾,而對于自己來說也會禁錮向上的發展空間。品牌之路會越走越窄,這豪爵就是一例。所以中國品牌,必須要向上走,向上才有大的天地。但在向上走的過程中,要戒急用忍,潛心研究,加強技術積累,豪爵之所以沒上大排,除了技術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豪爵學會外資的質量控制能力,出中大排沒有其他品牌出得那么草率。

所以,中國品牌的轉型之路必須是要先打造技術附加值,從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附加值,這樣才能在全球摩托車行業,還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編輯:Tammy
關鍵字:國產摩托車

аⅴ天堂 中文在线,国产人妻在线无码,边做边爱在线观看免费视频,在车子颠簸中进了老师的身体